为进一步加速推动升级版贯标,2021年3月31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宣贯交流会”直播,直播由工委会秘书长郑永亮主讲,8000余名企业和咨询机构相关专业人员参会。为便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交流,现将直播中部分问答整理如下。 Q1:新型能力单元的识别是从战略出发,还是从企业现状出发? A:初次贯标时,如果咨询师是通过复盘的方式辅导企业建立管理体系,并对企业骨干人员进行实训,那么此时应首先从企业现状出发,确定拟复盘的对象,即能力单元及其可能形成的能力组合;而企业在通过初次评定以后,应按照基于复盘和查漏补缺后策划的管理体系文件规定,从每年的滚动战略规划入手,进而确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当年拟打造的新的能力单元,以及相应的价值效益目标,并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推进当年的能力建设工作,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Q2:每个能力单元是否也需要进行四要素互动创新,证明该能力单元已打造完成,还是针对所打造的新型能力进行四要素的持续优化? A:首先证明能力已经打造完成并达到某个等级,还是要从课程里面说到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两个方面去综合考虑。标准里面对四要素互动创新提了很多要求,这些要求基本上都属于充分条件。总体来说,首先要满足必要条件,其次充分条件基本得到满足就能达到相应的等级。当个别互动创新的充分条件未满足要求时,现场评定时可以通过不符合项的形式提出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分级评定指南标准的等级评判规则中不允许存在严重不符合项,但允许一定数量的一般不符合项。另外企业的价值效益目标需要持续提升,从而实现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新型能力也是需要持续优化的。只是每次为了实现更高的价值效益目标,都需要从四要素互动创新的角度去开展专项策划。 Q3:每个能力单元可以指的是每个系统支持的能力吗?比如要申请流程级,刚才说是至少要包含两个及以上打造完成的能力单元,意思是不是指至少要包含两个系统? A: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目前所说的能力都是指信息化环境(数字化环境)下的能力,因此是否使用了数字化手段(包括IT技术和数字化工控技术等)就是判别是否具备了能力的必要条件之一。虽然说使用了数字化技术手段未必就一定能建成并获取能力,但如果没有使用任何数字化手段就肯定不具备我们所说的信息化环境(数字化环境)下的能力;其次,我们说一个能力流至少由两个已经打造完成的能力单元集成而来,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涉及两个或以上的IT系统。因为有可能是IT系统与OT网络的集成,也有可能是一个集成了多个独立封装、且可以支持不同能力单元的平台。因此说,分析能力单元和能力流要从数字化技术手段入手,但既不要简单理解为上了数字化技术手段就一定具备了能力,也不要简单地认为有一个IT系统就对应一个能力。而是要结合相应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具体有什么功能,解决了什么问题,创造了什么价值去分析。 Q4:ERP系统没有生产制造模块是不是就不能满足2A级?例如一般只有进销存的ERP,在打造单元级能力时,有什么可以推荐的能力?(普通不能实现流程级能力的ERP,好像在单元级中又很难突出某一方面的单元能力,但是实际上ERP的信息化能力实际上比一些只做某个单元的能力要强) A: ERP本身可能包含有很多功能模块,不同厂家的ERP差别也很大,但ERP最初的功能就是围绕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开展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如果能借助ERP把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做得非常好,持续提升库存周转率和资金周转率等指标,也同样能获取非常大的价值效益,也是有可能达到AA级的。 Q5:目前市场上企业贯标意愿不大,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措施让贯标咨询机构有机会进入企业做贯标工作?或会有什么政策让企业都要贯标呢? A:对于推进升级版贯标,我们主要从加强采信拉动和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两方面来做工作。 一方面是加强推动分级贯标评定的采信工作,包括主管部门通过试点示范、服务采购、专项资金等的指导和支持,比如我们现在已经看到江苏常州等地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行业采信,如近期中国企业联合会组织的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明确指出通过评定企业可直接进行自行申报;还有更广泛的市场采信,我们也在推进。 另一方面,还是要让企业真正能理解和认识到本质贯标能给企业带来哪些价值。这也是我们在上次的公开课程中首先讲到的,为什么说升级版贯标能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想转、不敢转的问题?以及本质贯标到底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正如我们在前面提到的战略思维框架——客户是谁?有什么需求(特别是痛点)?我们能够提供什么?客户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同样适用于我们贯标咨询。那就是企业到底需要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政府奖补吗?如果不是,就需要咨询机构把企业真正的需求挖掘出来,并提供真正能满足企业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本质贯标的价值,也就是咨询机构能进入企业服务最大的机会。 以上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